2017-4-21 小编:wang我要评论
微信在4月19日的时候就已经五周年了哟,这次为大家带来了微信朋友圈五周年记的全新玩法,让你快速了解你的你的第一条朋友圈是啥?那么微信朋友圈五周年记是什么?下面顶库小编就给在大家具体介绍下详情。
朋友圈5岁了
5岁的朋友圈:从小圈子到大社交
2012年朋友圈刚出现的时候,用户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都是以身边人和身边事为主,朋友圈属于一个相对隐私和封闭的圈子。
2012年8月微信更新了4.2版本,朋友圈随之分别上线了评论回复功能以增加选择可见范围。随后9月份的微信4.3版本,朋友圈增加了你可以不查看某人的朋友圈更新,并可以把朋友圈上的私密照片设为公开。
2013年8月微信的5.0版本是一次较大的更新。朋友圈新增了收藏功能,可以收藏聊天、公众号和朋友圈信息。
2014年3月和5月,微信相继更新5.21版本和5.3版本,更新朋友圈时可以附上所在的餐馆或景点,也可以创建新的位置信息。
2015年1月,朋友圈彻底开放,它上线了第一批广告,这三条广告来自可口可乐、vivo和宝马汽车,在小圈子和广告收益之间,腾讯选择了后者,因为当时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了5亿。
2016年11月和12月,朋友圈迎来两个重要更新,分别是支持在朋友圈发布本地视频和支持朋友圈发图片时进行编辑,朋友圈内容变得越来越多样化,具备开放的社交工具的属性。
随后的6.5.3版本为用户满足隐私保护的需求,支持用户仅向好友展示半年的朋友圈。4月份是最近一次更新,在选择展示半年的朋友圈的基础上,增加了仅支持展示3天内的朋友圈。
5岁的微信朋友圈,从一个封闭的圈子走向一个开放的社交平台,用户看到的内容更多了,用户也变得越来越焦虑,越来越孤独,就像微信封面离面对地球的那个小人。
5岁的朋友圈:用户增加的焦虑
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,35.7%的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,其中19.7%的受访者正打算关闭朋友圈,13.8%的受访者曾经关闭过朋友圈。
朋友圈的英文名是Monment,意为时刻,朋友圈本意就是给用户分享生活中的时刻。但是朋友圈逐渐充斥着广告、营销文、不明所以的拉票求赞和危言耸听的谣言,真正有效的社交、情感交流被淹没在这些无效的垃圾信息中,令人不堪忍受。
朋友圈垃圾信息泛滥
但是,人的群居动物属性,特别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城市中,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转移到微信上,通过朋友圈了解好友的近况,甚至夫妻之间通过朋友圈更快知悉彼此的动态,作为社会中的一员,每个人都无法逃离现实。
企鹅智酷2016《微信影响力报告》显示,61.4%的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“朋友圈”,在每天都会使用的微信功能调查中,朋友圈排名第一。
因为这种大家都在用,我不得不用的状况,用户变得焦虑。这种焦虑很极端,关心别人是关注我还是讨厌我,从中得到认同感或者某种认知。
有的用户是害怕打扰他人,当自己兴致勃勃分享一篇励志文章,对朋友圈的别人而言或许就是垃圾信息,所以担心自己传播的内容会给他人带来困扰,让自己的隐私暴露于他人眼皮底下,也对潜在的未知社交信息感到恐惧。
另外一种就是自己的朋友圈发出去之后,立马变成智障强迫症,每隔几分钟就要打开朋友圈看看有几个赞,都有什么留言,然后在一个个红圈的数字里洋洋得意。
5岁的朋友圈:微信跟微博从竞争到共处
这种“焦虑”从未体现在微博用户的身上,因为新浪微博一开始就是完全的开放,主打信息的分享。
2012年微信朋友圈推出之时,新浪微博上大V、段子手、意见领袖和广告商已成气候,个体用户的分享变得不再重要,信息实现爆炸性增长,信息获取变得更加碎片化。
而朋友圈的出现让社交重回圈子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密社交,用户在沟通中联络感情的需求更容易在朋友圈中获得满足。上线于2009年的新浪微博,在打败腾讯、搜狐和网易等门户微博业务后,却没能逃过微信的冲击,微信把微博用户成批量地“虹吸”过去。2013年开始新浪微博陷入沉寂,活跃用户下降四成,Q1日活用户仅增长300万。
但是随着朋友圈在2015年陆续接入更多的内容分享、微商和广告,微博(新浪微博在2014年改名为微博)推出全媒体平台战略,引入网红,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,从2015年开始,股价从8美元直蹿50美元。目前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百亿美元。
微信没有凭借朋友圈在社交上消灭微博,现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依旧玩得风生水起、公众号和小程序陆续也会和朋友圈打通形成“内容+服务+社交”的矩阵;微博凭借“网红经济”的概念,网红、大V、段子手的日子依旧活得非常滋润。
5岁的朋友圈经历了太多改变,承载了太多的东西。如今95后用户已经成为了朋友圈的主力军,他们之中的75%会在朋友圈发表原创的内容,或许这对于微信对于朋友圈来说,又是一个新的契机。
我在2012年3月开始使用微信,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已经被我删除了,上千条朋友圈中我也忘记了它。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条朋友圈吗?